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的排序)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我国传统节日留...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

在传统节庆里,元宵观灯、中秋赏月、鞭炮迎春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就是要竭力渲染和尽力营造合家团圆、普天同庆的精神文化氛围,这是历代先人们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产物和象征。一个民族的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而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西周青铜器何尊。

《中国考古大会》海报。

《寻古中国》海报。

核心阅读

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推动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精品频出的成功秘诀。

拓宽学术界与公众对话渠道,推动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为深入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让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走近公众

作为国家“十五”到“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1年项目预研究启动至今,50余家科研单位的400余名科研人员直接参与研究,是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社科重大问题的国家科研项目。

20多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经过对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众多都邑性遗址的调查和发掘,逐步掀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基本厘清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既对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重要特征等重大问题提出较为系统的认识,形成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论;也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丰富了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论。

为更好展示和传播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我们在研究伊始便融入了不同以往的视角和手段,在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思路下,考古证据所承载的信息被更加全面地保存和揭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不应只留在学界业界的考古报告中,更应成为大众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动力。如何讲好中华文明探源故事、传播好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学界一直思考并不断致力解决的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公众,考古工作不能止步于发现和研究,应积极创新地向公众传播研究成果,建立与公众对话的有效渠道。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与公众共享,考古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创新的解读视角、新型的技术手段、全方位的呈现形式,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肩负起应尽的重任。

让“文明信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及考古界专家学者的参与下,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与观众见面。《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遇鉴文明》等一系列活化文化遗产的精品节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2021年,我有幸作为学术总顾问参与了《中国考古大会》的策划,至今清晰记得节目创作的艰难。考古成果转化为媒介语言不易,这档节目通过考古学家的讲述和空间探秘,让观众如同走入考古发掘现场;通过舞蹈、实验考古和复原模型等,进入古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相信许多观众通过这样一档创新节目,在中国考古学百年的重要遗址中流连忘返,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近策划的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立足中国大地,以“古迹、古籍、古物、古人”为主要内容,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探寻中华文明如何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展现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我和几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承担《寻古中国》节目的学术总顾问之责,并参与节目宣传片的拍摄和系列节目的策划。能够以实际行动尽绵薄之力,让“文明信物”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一场寻古之旅,拉近公众与古老中华文明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感知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的启迪,是我们考古工作者和媒体携手探索的初衷。

善用传播载体是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一环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需要深入挖掘文化记忆。我国是考古大国和文物大国,数据显示,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中国人历来讲究“格物致知”,唯有将这些宝贵的遗产解读好、传播好,才能让公众在古今互通的共同情感中,深入思考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善用传播载体是重要一环。文化节目的创新传播,加深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激活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既是文明赓续传承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具体举措。

实现创新解读和精准提炼,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才能赢得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大型文化节目《古韵新声》是一个有益尝试。该节目采用“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表现形式,溯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全景式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及其丰厚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需要考古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联合,也需要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密切合作。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拓展丰富了一系列考古成果的大众传播渠道,为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和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提供了与更多公众连接的桥梁。

坚持正确的研究导向和研究方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明理论,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持续走向深入,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拓宽学术界与公众对话渠道,推动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图片来源:《中国考古大会》节目、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8日 20 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 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阅读提示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上下五千年灿烂中华文化有正确的认知,我们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坚定文化自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壬寅年的中秋节前夕,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处州晚报等媒体,对于中秋中华传统文化都先后进行了梳理和汇总,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为什么有的年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解释中秋起源即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祭月拜月,兴于唐,盛于宋,明清后成为我们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端午、春节、清明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各大媒体还对“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等的传说故事,吃月饼、祭月、赏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猜灯谜、玩花灯、观潮等习俗一一进行了梳理。最后,还对苏轼、辛弃疾、陆龟蒙、皮日休等古诗词作家的中秋诗词进行了展示。媒体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家庭团圆,幸福美满”一时感慨良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漫在我们周围。

中秋节期间,我们丽水各地的线下中秋活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笔者有幸参与了中秋节前夜举办的“月满中秋2022年壶镇中秋传统文化节”,该活动在壶镇百廿间举行,参与者身穿宋代汉服,他们在“花市灯如昼,灯树千光照”中,趁着斑驳月色,沉浸式搞“文联古韵、月满中秋”雅集。雅集中有糖画、书画纸扇、馄饨烧饼、苦槠豆腐、木莲豆腐、手提灯、剪纸、茶艺等,更有点茶、熏香礼仪,当然少不了水调歌头朗诵、众人作揖拜月、宫庭夜宴舞蹈、花好月圆演奏、即兴《麦牙糖》独唱以及曼妙少女乐器合奏等等,来自全县各地文联会员、琴棋书画诗酒茶爱好者,他们无拘无束,尽情欣赏唱歌、跳舞,领略别具一格的诗词歌赋。令人欣喜的是,活动还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朋友,他们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大快朵颐月饼、水果,拿着花灯纸扇,品尝“宋韵文化”特色的冰糖葫芦、手工麻糍、缙云馄饨、酸甜梅汤等等。他们穿着崭新的汉服,在心仪的雅集过程中拍照留念,而且,还老练地用手机立马制成“美篇”“抖音”“快手”等作品,自豪地上传朋友圈或同学群家人群。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中秋节的吃住行游购娱仅仅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凤毛麟角,全国上下重视,普通民众参与。此次壶镇百廿间的庄重典雅的“拜月仪式”,主持人用雄浑厚重的音调宣示:“春朝咏日,秋夕拜月,时际八月,适值望夜。皎月当空,映万里空明;盛友云集,举庭筵言欢。值此佳节之际,共设几案,恭陈瓜果时蔬,施以汉仪,同祈盛世长歌、国泰民安。”场面肃穆,教导人们要敬畏天地、顺应自然、珍视环境,祈盼世界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其昭示的传统教育意义不可小觑。有一位牙牙学语的小朋友现场问妈妈:“我们祭拜月亮,就是祈祷和感谢上天,让我们永远生活美满、合家幸福吗?”妈妈高兴地说:“宝贝说得对,拜月就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啊!”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上下五千年灿烂中华文化有正确的认知,真诚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持之以恒地得到发扬光大。我们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坚定文化自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缙云 施星 54岁)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来自心比柠檬。酸投稿,不代表美啦学习笔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211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26
下一篇 01-26

相关推荐

  •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的排序)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意义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我国传统节日留

    2023-01-26 09:42:01
    500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