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指中国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农业和工业是社会生产两大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先决条件。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指中国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农业和工业是社会生产两大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先决条件。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化的基础。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粮食和副食品,为工业尤其是轻工业提供市场。

农业还是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取决于农业能够为它提供多少粮食、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时报时评

范思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重要发展和深化,从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经济创造世界奇迹的最大的奥秘所在。我党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突出作用应该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掌握国民经济命脉上,向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现阶段我国仍是制造业大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遭遇“卡脖子”,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国有企业责无旁贷需要发挥主体作用。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应该时刻牢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我党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企业等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需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以此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客观上必须实行除公有制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让他们在竞争中成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尤其是能够平等获取市场要素,真正破除在市场环境中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此外,重在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合作竞争,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治大国如烹小鲜。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必须长期坚守,不能有丝毫动摇。

新疆工业发展情况概览

新疆手工业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史料记述,公元前十八世纪已有毡制品生产,公元前十世纪和田玉器就己传至河南安阳。公元前二世纪内地的丝绸、炼铁术传入新疆。汉唐时期新疆人已知用碱清洗金属进行焊接,都善已能自制兵器,于田已雕制玉佛。那时中原对棉花尚无认识,高昌人已在生产“绣文胡锦”和“花蕊布”,和田人普遍穿着丝绸和大布做的衣裳。龟兹的瑟琵、茎筷已传至西安。至于“雕文刻镂、治宫室、织毯毡、善金、银、铜铁之属”也已久享盛名。公元十世纪的五代时期,高昌的棉布已销往沐梁,十三世纪元代,别失八里境内设有炼铁场铸造农具,并设置染织提举司与染织局生产御用领袖纳失夫缎。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新疆在纺织生产方面又有了新进步,除了生产“胡锦”“花蕊布”“白氛布”外,还生产“红绢布”、撒袋花毛巾等产品,这时的喀什噶尔也在生产丝绸、缎布。公元十八世纪清政府实行屯田,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全国各地滴戍官员、罪犯流人数量很大,对新疆手工业技艺传播也起了积极作用。至清朝末年新疆共有手工业者6万余人,占当时原新疆巡抚所属统辖区200万人口的3%。当时和田的桑皮纸,库车、拜城的铜壶、铸铁水桶、小刀、皮筒子、鞍具、皮靴、胰皂、羔皮及迪化、哈密、奇台的铁木大车都是新疆驰名的手工业产品,对人民生产生活具有很大影响。

新疆的近代工业始于1897年,是年甘肃新疆巡抚饶应祺创办新疆机器局。至1911年,全疆约计建立了20家左右近代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终因**未能合法,无论官办民办,靡不亏折,以致实业无人过问。”

民国时期,新疆近代工业一度得到发展。其间,新疆当局曾提出“振兴实业”以及防止“利权外溢”的口号。以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为首的省政府对工业建设都较为重视。1918年创设的吐鲁番模范纺织工厂是新疆近代史上第一家规模较大的机器纺织厂。阜民纺织有限公司是新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1928年投产,每月可产棉布2000匹,合股线6000斤。1928年,迪化商人从伊犁俄国人手中购回旧式发电机一部,建立起迪化电灯公司,开始向市民供电,这是新疆电力工业商业化的开端。1934年,新疆省政府成立省设计委员会,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经济建设发展计划,从1937年到1942年在第一期三年建设计划和第二期三年建设计划期间,新疆在电力、石油开采、食品加工、机械修理、纺织、煤炭及有色金属开采等行业建立和发展了一批近代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一三”计划期间,全疆各类新设的较具规模的工厂达39家,这还不包括全省各地的纺织厂(共有棉纺织机66000锭,毛纺织机10000锭)。“二三”计划期间又新设、扩充了22家规模较大的工厂,同时,民间小厂也纷纷设立,增幅较快。1942年后,盛世才在政治上倒向***,和苏联关系恶化,苏联对新疆提供的支援全面断绝,导致第三期三年建设计划无果而终,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到1944年后,由于战乱和政治不稳定因素加剧,新疆近代工业企业经营日益低迷,1949年时,全疆仅剩下简陋的官办工厂14家,产值176万元,职工总数不到1100人。整个工业体系已接近崩溃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族群众终于摆脱了艰难的生存环境,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现代工业开始起步。20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驻疆人民解放军先后建起了六道湾煤矿、七一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苇湖梁发电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6亿元。在随后的60多年里,新疆现代工业和自治区的其他事业一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其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曲折向前阶段、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巩固调整阶段、加速推进阶段等五个时期。

一、起步发展阶段(1953~1965年)

这一阶段,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央将工业化确定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新疆则按照“慎重稳进与积极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发展农业为基础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注重将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由于指导思想符合实际,计划也留有余地,这一时期,新疆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1953~1957年,全疆累计完成工业基本建设投资4.07亿元。占全疆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7.7%。新建了新疆水泥厂、和田缫丝厂、新疆制酸厂等一些大中型企业。1957年,新疆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其中重工业总产值1.85亿元,轻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2.92倍和1.11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4%和16%。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同样受到冲击,没有科学规划,盲目扩大建设规模,致使大批建设项目被迫中途下马,建设项目投产率仅为54%。从1961年起到“二五”(1958~1962年)末期。根据**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新疆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初步调整。1963年,根据中央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新疆大力压缩了基本建设战线,按农、轻、重次序调整了建设布局,加强了对基本建设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了基本建设程序。1964年起,按中央关于战备的部署,新疆开始规划建设“小三线”。1958~1965年的8年间,累计完成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5.51亿元,占同期全疆基本建设投资的37.1%,新建了红山嘴电站、哈密三道岭露天煤矿、独山子炼油厂、乌鲁木齐第二钢铁厂、新疆锂盐厂、新疆烧碱厂等一大批大中型重化工企业和八一棉纺厂、喀什棉纺厂、奎屯卷烟厂、新疆五金材料厂等一批大中型轻工企业。1965年,新疆工业总产值达到13.77亿元,是1949年的15.2倍、1955年的3.4倍。

二、曲折向前阶段(1966~1978年)1966年5月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带来了“十年**”。国民经济管理限于瘫痪,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基本建设进展受挫。这一时期是新疆工业发展最缓慢时期。1968年10月,**“九大”召开后,备战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新疆经济建设布局突出了“小三线”建设,并强调发展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炭、小水泥等“五小”工业。重工业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1966~1978年,新疆工业累计完成投资46.52亿元,其中重工业投资达到42.82亿元,分别占同期全疆基本建设投资的45%和41.55%,重工业建设有了较大进展,电子和化肥工业开始起步。新疆红旗机器厂、新疆齿轮厂、第一汽车配件厂、新疆无线电厂、红星器件厂、新疆化肥厂、石灰窑水电站、东山碱沟煤矿、雅满苏铁矿等一批化肥、电力、煤炭、钢铁企业和芳草湖棉纺厂、霍城糖厂等轻工企业相继建成。这期间新疆工业总产值年均仅增长3.7%,到1978年底全疆工业总产值仅有33.9亿元。

三、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5年)以1978午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疆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六五”期间(1981~1985年),针对“十年**”以来社会事业建设欠账太多、轻工业薄弱等突出问题,新疆加大了对非生产性建设和轻工业的投入。“七五”(1986~1990年)初期,针对出现的经济过热,新疆开始减少非生产性建设和重工业投资。逐步提高交通、邮电、农业、轻工业投资比重;1988年底起,为优化结构、协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开始增加对能源工业、采掘工业、农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八五”时期(1991~1995年)。新疆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水土利用和石油开发为先导,积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强了农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1980~1992年的12年间,全疆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1亿元,是前30年(1949~1978年)投资总和的7倍。其中,重工业、轻工业累计完成投资447.18亿元和43.83亿元,分别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9.2%和3.84%,先后建成了玛纳斯电厂、和静大山口水电站、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乌鲁木齐轮胎厂等一批大中型项目和和田棉纺织厂、库尔勒棉纺织厂、伊宁亚麻纺纱厂、新疆毛纺厂、阿克苏糖厂、新疆啤酒厂、博湖造纸厂等一批轻工企业。1992年,新疆工业总产值317.22亿元,比1978年增长4.76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171.02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46.1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17倍和5.61倍。

1992年,以“***南巡讲话”为契机,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新疆工业经济也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1992年,工业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8.81亿元,1995年达到了183.8亿元。90年代初期,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科教兴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工业的发展方向。以石油工业为代表的资源优势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1995年,全疆工业增加值达到219.01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10.2%。这一时期,三个五年计划均提前或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工业体系日趋完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巩固调整阶段(1996~2002年)1997~1999年,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大量企业亏损、破产倒闭,新疆工业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工业增速分别为3.4%、3.0%和6.5%。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从新疆实际出发,提出了“一黑一白”战略,继续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意见》、《开放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三年脱困”任务如期完成。2000年,新疆工业增速达到了9.1%。一批经过市场激烈竞争、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塔里木油田公司、吐哈油田公司、特变电工、屯河集团、天山纺织、中泰化学、众和股份等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新疆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1997年,新疆工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标志着工业主导地位的确立,石油、纺织、钢铁、煤炭、农产品加工等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至2002年,新疆工业累计投资1574.23亿元(1996~2002年),相继建成了阿希金矿、屯河特种水泥厂、西域糖厂、新疆天山造纸厂、新疆喀什火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工业增加值463.59亿元,比1978年增长7.1倍。这一时期。新疆工业经济类型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2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占9.5%,比1995年低79.2个百分点;股份制经济占86.1%,比1995年高85.7个百分点。

五、加速推进阶段(2003年至今)2002年11月,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按照中央要求,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树立了工业强区意识,采取了引大做强,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石油、石化、煤炭等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的工业发展方式。同时,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工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一时期,新疆工业呈现加速发展之势,工业增加值年年均增速在11%以上。以国有控股为主,集体、股份合作、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等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协调运转。以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煤炭工业为主导,钢铁、电力、有色金属、机械电子为支柱,包含纺织、农副食品加工、轻工、建材等门类较为齐全、产品丰富的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相继建成。同时,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八钢集团、特变电工、新疆天业等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美克集团、广汇集团、天山水泥、众和股份等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神华集团、华电集团、宝钢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粮集团、中石化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陆续进疆,成为带动地方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13年,全疆原油产量达到2658万吨,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产区。天然气产量28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煤炭产量17499.9万吨,比2002年的3098.68万吨增长4.6倍。截至2014年底,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已达到3035.28亿元,是1978年210倍,占GDP的3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224家,工业总产值86796304.7万元。工业已成为促进在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本文来自吹皱一池春水投稿,不代表美啦学习笔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02765.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5-19
下一篇 05-19

相关推荐

  • 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指中国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农业和工业是社会生产两大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先决条件。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

    2023-05-19 15:44:01
    629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